分泌性中耳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
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?病因尚未明确。目前认为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、感染和免疫反应等有关。
1.咽鼓管功能障碍
一般认为此为本病的基本病因。
(1)机械性阻塞:如小儿腺样体肥大、肥厚性鼻炎、鼻咽部X或淋巴组织增生、长期的鼻咽部填塞等。
(2)功能障碍:司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;咽鼓管软骨X较差,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,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塌陷,此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X。腭裂病人由于肌肉无中线附着点,失去收缩功能,故易患本病。
2.感染
过去曾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无菌性炎症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约为1/2-1/3,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。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征象表明,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。细菌产物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,特别是病变迁延慢性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作用。
3.免疫反应
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,这可能也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X。中耳积液中有炎性介质前列腺素等的存在,积液中也曾检出过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,以及补X统、溶酶体酶的出现等,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属一种由抗感染免疫介导的病理过程。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对中耳X的损害(III型X反应)可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原因X。
咽鼓管功能障碍时,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,中耳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X吸收,腔内形成相对负压,引起中耳X静脉扩张、淤血、血管壁通透性增强,鼓室内出现漏出液。如负压不能得到,中耳X可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,主要表现为上皮增厚,上皮细胞化生,鼓室前部低矮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变为增厚的纤毛上皮,鼓室后部的单层扁平上皮变为假复层柱状上皮,杯状细胞增多;分泌亢进,上皮下病理X体组织形成,固有层血管周围出现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的圆形细胞X。恢复期,腺体逐渐退化,分泌物减少,X渐恢复正常。
宁耳听力地址:
1、上海品牌折扣助听器验配中心(静安中山北路店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上海市、静安区、中山北路198号2002室(地铁8号线西藏北路站2号口,静安税务局楼上) 电话:021-36212989
2、上海品牌折扣助听器验配中心(浦东八佰伴店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地址:浦东新区东昌路600号东昌大楼405室(地铁9号线商城路/地铁2号线东昌路地铁站4号口,近浦东八佰伴 东昌路浦东南路路口) 电话:021-50807857
3、上海品牌折扣助听器验配中心(宝山顾村店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上海市、宝山区、陆翔路111弄正大乐城3楼靠近镜泊湖路(地铁7号线顾村公园站,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对面) 电话:021-56702325